罗通将军,原名罗芬兴,1915-2006。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新安乡(今云楼乡)罗家村一户贫穷农人家庭。幼时给私塾先生煮饭,以此交流膏火,半工半读了一年半书。
长征途中,担任后勤科员,抗日战争时期在领导的新四军五师,活泼在鄂南区域。
新中国建立后,罗通任榜首战车校园副政委。并先后担任装甲兵副司令员、政委,军区政治部参谋。
1955年,罗通被颁发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在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勋绩荣誉章。
中心赤军要大搬迁的事,10月初要启航了,我才正式知道音讯。由于杨志成发了一支驳壳枪给我,说有大行动,让我装备一下。咱们后勤科编入军委榜首纵队先遣司令部。军委榜首纵队、第二纵队总称中心纵队。先遣司令部的使命是担任为军委领导服务和担任军委纵队的后勤工作。
榜首纵队司令是,先遣司令部担任人是彭雪枫和李克农。杨志成(1903-1967,开国大将)仍是我的顶头上司,领导咱们在前面组织军委领导人的住宿,并筹集物资。杨志成的老婆理解咱们要走了,天天哭。康克清去劝她,说咱们还会回来的,能打出去就能打回来。那位仁慈的农村妇女听不进,依然哭她的。(罗通没有阐明,其时杨那个老婆怀孕了,所以不能长征。别小看农村妇女,她们的预见很正确。)杨志成却嘻嘻哈哈的说打不死会回来看她。(杨却是信守许诺了。后来解放后确实去看过她,不过那现已是二十年后了。)
1934年10月10日,中心纵队的 人员脱离沙洲坝、叶坪、武阳围向西开拔了。有赤军大学的1校、2校、特科校园、机关干部团等。声势赫赫的部队走在赣南金色的田野上。那年赣南是个丰盈年景,老百姓望着维护他们、领导他们发明了锦衣玉食的亲人西去,心里茫然了。确实飞机天天在头上飞,丢炸弹。咱们脱离沙洲坝的那天,敌机没有来,但咱们只向西偏南走了30里路。今后,为了躲空袭咱们一般是上午睡觉下午提早吃早饭,黄昏行军,一向走到第二天天亮。开端,每天晚上还能够走二三十里路,但后来走的路渐渐的变少,走了好多天,才从信丰、大余脱离苏区。(究竟那么多东西,要靠一万多挑夫挑着走。)
中心纵队是机关、工厂“大搬迁”,有骡骑兵、担架队、挑夫队、抬的抬、挑的挑、背的背、扛的扛。其时,博古、李德等是领导核心。他们要把铅印机、缝纫机、车床、刨床、演戏的道具什么都带走,仅挑子就有4000副。咱们大队人马行进在高低的山间小路上,挑夫挑着一个挑子爬山现已够费劲了,还要在乌黑的夜晚穿行在羊肠小道上,七八上十个人抬着那个钢铁庞然大物,那怎么能走得动呢?这可忙坏了先遣司令部的科员们,由于一露营就要清点东西,没有抵达目的地的东西,还要派人去找,先遣司令部的人员白天黑夜跑前跑后,一天24小时不断的跑。(想想那个画面,真的比交兵还幸苦。)
当然,更苦的是那些战斗部队,一、三军团是军委纵队的左右前锋,他们攻城略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后续部队开路行进。八、九军团是军委纵队的左右两翼。五军团殿后。这几个军团成矩形捍卫着中心纵队行军。敌人从五湖四海进犯咱们。战斗部队在困难的行军中又要不断的交兵。
有一天晚上咱们只走了7里路,7里路走了一个通宵。(好像在黄火青回忆录里也提到了,是一个炊事员背着一个锅睡着了,把路挡了。)走在路上,人不动了,马也不动了。们站着睡着了,我也直挺挺地站着睡着了。
……掉队的人多了,咱们先遣司令部后勤科的人又成了收留队,遇上难走的路,咱们就让那些收留起来的长长的部队手拉手,一个牵着一个走,但是这样走又太慢了。我与杨志成的警卫员狗子常在一块。他跟着杨志成仍是走得蛮快的,还能够抽暇骑杨志成的马,他的精力比我好。他看到前面的人走远了,爱跑着跟上。后边人就会喊“方才不走,现在又跑,搞什么鬼!”咱们怕掉队,五湖四海都有枪声,掉了队,失掉与部队的联络,就有丢掉性命的风险。(从这一点剖析,掉队应该都不是自动的,都是被逼无法,究竟人都有求生的愿望。)
咱们都不知道到哪里去,只知道后边的人跟着前面的人走,沿途看到的是一些被攻下的碉堡和一些杂乱无章的东西。